Steam 商店页面中,评价系统通常在玩家购买或游玩游戏时,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不只是玩家们交流心得的地方,更是影响潜在购买意愿的重要指标。 一款游戏能获得「压倒性好评」的赞誉,无疑是开发团队的荣耀; 然而,当一款作品被贴上「压倒性负评」的标签时,其背后往往代表着玩家社群巨大的失望与不满。 本文将整理「Steam史上负评最高的 5 款游戏」,深入了解它们是如何一步步失去玩家的信任,以及这些争议背后反映出的问题。
Steam史上负评最高、评价最差的5款游戏
根据 Steam 上评论数、好评率、负评率,最终推算出来的排名和负评分数(满分 10 分):
《三国杀》(War of the Three Kingdoms)-分数 1.03 分
《三国杀》作为一款曾经风靡一时的卡牌游戏,其核心玩法深受中国玩家喜爱。 然而,移植到 Steam 平台后的版本,却因其运营模式而来大量负评。 玩家普遍诟病游戏的「Pay-to-Win」机制严重,许多强力武将及道具需要投入大量金钱才能获得,严重破坏了游戏的平衡性与公平竞争。 此外,服务器不稳定、BUG等问题,让一些玩家由爱生恨,甚至还有社群发起「最烂游戏保卫战」,无时无刻注意评价,最绝的是不让其他烂游戏超越《三国杀》。
永远的第一名。 (图源:三国杀)
《终极动员令4:泰伯伦暮光》(Command & Conquer 4: Tiberian Twilight)-分数 1.65 分
作为经典即时战略游戏《终极动员令》系列,《泰伯伦暮光》的推出除了当年游戏玩法的改变外,最主要的原因是强制性的全程连网 DRM 机制引发反弹,各种断线问题频传。 然而 EA 后来关闭服务器后,似乎是忘记了,仍然在 Steam 上的《终极动员令》终极典藏版中包含这款,导致许多不知情的玩家打开游戏才知道服务器已经关闭,连玩都不能玩。
服务器关闭,却仍在贩售。 (图源:终极动员令4泰伯伦暮光)
《Spacebase DF-9》-分数 1.8 分
由知名开发团队Double Fine Productions 制作的《Spacebase DF-9》是一款太空基地模拟经营游戏。 它最初以「抢先体验」的形式推出,吸引了许多对其概念感兴趣的玩家。 然而,问题在于开发团队在游戏仍有大量承诺内容未完成、系统充满BUG的情况下,便草率的突然宣布结束「抢先体验」,直接推出1.0正式版,接着停止后续的重大更新。 这种弃坑的行为让早期投入金钱与时间支持的玩家感觉受骗,认为开发者并未兑现其承诺,所以才留下大量负评。
开发者直接跑路。 (图源:Spacebase DF-9)
《FlatOut 3: Chaos & Destruction》-分数 1.82 分
《FlatOut》系列向来以其爽快的赛车撞击和物理破坏效果闻名,但这款由 Team6 Game Studios 接手开发的续作,却彻底毁了这招牌。 游戏最受人诟病的是它那糟糕的物理引擎和车辆操控手感,车子开起来被玩家形容丝毫没有重量感,碰撞回馈也不真实,玩起来一点乐趣都没有。 此外,在当年就已经过时的游戏画面、空洞的游戏内容、以及最佳化上的问题,让系列老玩家们难以忍受,认为是对系列侮辱。 每当玩家想起来自己收藏库有这款,就会跑到 Steam 商店给一个负评。
被玩家认为敷衍的续作。 (图源:FlatOut 3: Chaos & Destruction)
《Uriel's Chasm》-分数 1.83 分
这款游戏的负评原因相对特殊,它并非单纯因为游戏质量低劣,毕竟 Steam 有更多品质差到不行的烂游戏。 《Uriel's Chasm》成为负评最高游戏的原因,比较像是整款游戏莫名其妙,不知道在做什么事情,游戏也不好玩,以及开发者加入了大量与基督教有关的内容,台词与对话却完全无法连贯,画面和音乐都被认为恶心让人不舒服。 游戏被一些 YouTuber 拍成影片批评后,一些玩家慕名而来,玩过之后也给了一个负评,甚至直言这款游戏连拿来挂卡都不值得。
因为莫名其妙而被负评。 (图源:Uriel's Chasm)
额外介绍:
《斗阵特攻2》 (Overwatch 2)-分数 2.49 分
《斗阵特攻2》曾经拿下最烂第一名,和《三国杀》短暂竞争过。 因为它推出时就承载着极高的期待,但最终却因承诺的落空而引发了大规模的负评浪潮。 其中最核心的争议点,在于暴雪取消了最初宣传中独立剧情PvE合作玩法。 该模式是许多玩家从一代转移到二代的主要动力,取消后让玩家感到被欺骗。 加上,游戏的商业模式从买断制转为免费游玩,后续游戏直到 Steam 上时,许多玩家也趁着这机会开始刷负评发泄长久以来的怨气。
多数负评为玩家发泄。 (图源:斗阵特攻2)
《Mirror 2: Project X》-分数 2.45 分
这款游戏的争议主要围绕在内容审查与开发商的承诺上。 其前作《Mirror》因包含绅士内容而吸引了许多玩家。 当开发续作时,大量玩家都是基于对前作的印象而参与了官方开设的募资,期待能有相似或更丰富的内容。 然而,开发商在后续的更新中,不仅没有兑现玩家期待的内容,反而移除了部分绅士内容,宣布未来将专注全年龄向的开发方向。 这转变让许多早期支持者感到诈骗,认为开发商利用了玩家的期待来获取资金,刻意没有说明清楚,因此引发了大量的负评作为抗议。
一代爆红后,二代却抛弃一代支持的玩家。 (图源:Mirror 2: Project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