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
世界上有专门的漂移大赛,例如日本和美国都有的D1GP(Drift 1 Grand Prix,直译一级漂移锦标赛),此外还有民间组织的草根赛事。此外还有一种叫做“金卡那”的场地赛车运动需要用到漂移,玩法是在开阔场地当中设置固定的路线,要求选手驾驶赛车做出急停、急转、急加速等的动作,在这种情况下漂移被视为必须的技巧,因为可以快速过弯。在这些比赛中,漂移是实用的。
除了漂移大赛和金卡那以外,任何在场地当中出现的明显的漂移动作一般都被视为“危险动作”,如果选手无意中做出这种动作有可能受到质询(除非外力造成,例如被人撞了),如果是故意的还可能遭到处罚,严重者会被吊销执照。除了危害他人,在场地上漂移还会极快地降低车速以及磨耗轮胎,降低车辆的加速度以及弯道的稳定性,极端的情况下车子就会打转滑出赛道,或者爆胎造成危险。所以漂移动作是被严格禁止的。
虽说漂移算是危险动作,但还是有车手采取让车尾甩出去的过弯手法,典型人物有英国的路易斯·汉密尔顿和日本的土屋圭市。汉密尔顿的驾驶方法是主动地把车尾甩出去,仔细看慢镜头可以看出来。而土屋圭市的做法是在后轮的抓地力快速下降的时候才被动使用甩尾过弯法并且把角度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这也是他出道之后首胜的战术),有点类似救车的动作。两人相同点是甩尾动作受控、角度不明显且速度很快。这种纯粹实战的快速过弯技巧需要以赛车的转向过度调校为基础,采用这种调校的典型车手还有芬兰人莱科宁。这种技巧的好处是过弯速度快,看起来特别花哨;而坏处就是后轮的磨损较快,也就是俗称的“费轮胎”(土屋不属于这种情况,他是为了克服后轮失去抓地力的情况而顺势为之)。
在非铺装道路上飞驰的拉力赛车则必须要用到漂移。松散的砂石路面和雪地摩擦系数低,刹车往往难以降低速度,而减速之后的加速又比不上铺装路面快,加上道路的表面时刻都在变化,场地赛车的思路不管用了。于是车手们普遍选择让车子带着非常高的速度通过一个弯角,此时打方向车子就会出现漂移。拉力赛使用的轮胎比我们使用的民用胎要硬得多也耐磨得多,所以在非常恶劣的路况下依然能以高速漂移。
场地赛唯一能看见漂移甚至是原地烧胎画圈圈的时候是车手在庆祝夺冠,这在德国房车大师赛当中出现过一次,车手是Jamie Green。因为此时比赛已经结束,所以没有问题。
这里推荐使用OurPlay加速器来游玩,OurPlay不仅提供免费的游戏加速,OurPlay还会自动配置谷歌GMS服务套件,无需借助谷歌安装器,解决所有安卓手机GMS套件缺失问题,玩遍需GMS服务支持的游戏和应用! 赶紧下载OurPlay体验吧!
点击下载:【下载OurPlay免费加速】
漂移和抓地跑法的区别就在于轮胎是否打滑,高中物理——滑动摩擦力小于滚动摩擦力,因此在轮胎打滑情况下的漂移跑法会造成可包容的横向加速度低于滚动摩擦不打滑的抓地跑法——同半径下过弯速度也会降低许多。
当然漂移也是有实际意义的,比如路面的摩擦系数非常小,比如泥土、雪地、沙石路面,这样做漂移的话会遏制转向不足的趋势(就是反正怎么跑都滑干脆一开始就主动的打滑,让车头提前转向我们所需要的方向),更快的出弯。
也就是说场地赛、铺装路面、柏油路面都要用抓地跑法,沙石、雪地这样的路面用漂移跑法。
漂移在真实赛车中真的不实用,漂移主要用在表演或是路况变化较大的赛车活动,其中因路面摩擦特性,在越野拉力赛里应用频率较多。
而其他竞速类的赛车则鲜少运用漂移技巧过弯,因为在一般柏油路面上漂移过弯时车速减损较多,再加上轮胎损耗较大,除非是特殊原因,车手并不会经常在竞赛过程中使用此技巧。
扩展资料
漂移产生方法:
1、直路行驶中拉起手刹之后打方向。
2、转弯中拉手刹。
3、直路行驶中猛踩刹车后打方向。
4、转弯中猛踩刹车。
5、功率足够大的后驱车(或前后轮驱动力分配比例趋向于后驱车的四驱车)在速度不很高时猛踩油门并且打方向。
其中3,4是利用重量转移(后轮重量转移到前轮上),是最少伤车的方法。1,2只用于前驱车和拉力比赛用的四驱车,而且可免则免,除非不怕弄坏车。
注意1和2,3和4分开,是因为车的运动路线会有很大的不同。漂移过弯和普通过弯一样,都有速度极限,而且漂移过弯的速度极限最多只可能比普通过弯高一点,在硬地上漂移过弯的速度极限比普通过弯还低!